随着经济发展,医疗救援的需求正在持续增长并越来越多元化,直升机从事医疗救援是其中之一。直升机医学救援对提高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和有效处置能力,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。
说到医疗停机坪的建设,有人觉得这还不简单吗?找块空地甚至草坪,画个圆圈、装个风筒就可以了…当然不是!
航空医疗救护,是保障紧急情况下的生命救护,要求停机坪的使用要绝对可靠,包括停机坪自身的可靠性、净空的可靠性、现场控制的可靠性。确保这些可靠性,医疗停机坪的规划就显得非常重要。
需要明确几个关键要素,包括拟用位置、最大机型、助航设施与医院急救系统的衔接等。
(1)位置、与医院急救系统的衔接
对于拟用位置,要结合医院的功能布局和急救流程来确定医疗停机坪的建设选址。对于新建医院或者医疗大楼,建议尽可能选择楼顶停机坪。
一是可以提高使用效率,楼顶停机坪净空环境相对地面要好,直升机在楼顶起降相对便利;
二是楼顶停机坪可以通过医疗电梯直接到达抢救室,大大提高病患的生存率;
三是减少了与地面交通和人流的冲突,可以确保独立、安全运行;
四是方便管理,医院楼顶是相对封闭的,避免了地面停机坪设施被破坏、标识被车辆碾压残损等现象发生。
如果无法选择楼顶建设,也要选择便于直升机起降、便于随时封闭运行、便于最快速度到达急救室的地段。
(2)相关设备设施
上文提到的《安徽省直升机医学救援工作方案(试行)》中明确规定:配置专业医学救援直升机,要求通航企业必须拥有中国民航局颁发的CCAR-135部运行资质,“直升机必须配备通过适航性认证的机载医疗急救设备(呼吸机、除颤监护仪、注射泵、吸引器)”。同时鼓励“有条件的市,可以采购医学救援直升机,组建直升机医学救援队伍”。
对于最大机型的考虑,主要是要最大程度发挥停机坪的使用效率。因为绝大部分小型直升机是无法实现救援功能的,而这也是很多医院容易忽视的问题。建议从安全性、可靠性以及城市上空飞行的特殊要求等方面进行考量。医疗停机坪在规划阶段应考虑满足主流双发医疗直升机全载起降。具体指标中一是承载力,二是场地尺寸,要根据主流最大机型的数据进行核算和设计。